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工匠汇·2022年广西工匠|向苍义:石油工程建设界的技术“大拿”
来源: 中工网      时间:2023-05-20 15:46:13

人物核心提示:向苍义,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2022年广西工匠。他开发的“大型LNG低温储罐安装施工工法”获评为国家一级工法,有4项工法获评为石油工程建设工法(省部级),有6件作品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其中3件为国家发明专利。其所在公司采用他主持开发的“大型LNG储罐制作安装成套技术”和“大型LNG低温储罐安装施工工法”创造了24天内完成4台22万m3LNG储罐罐顶气顶升和1台12万m3LPG储罐罐顶气顶升的全国纪录。

工匠心声:干技术工作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坚持就是胜利。

他在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建设领域深耕十余载,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全面开发、掌握、升级LNG储罐施工及罐顶气顶升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LNG储罐施工成套技术》和《LNG储罐施工工装图集》。他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全面实现LNG项目建造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做出了应有贡献。他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向苍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潜心钻研 致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988年,向苍义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东营原油库6台5万m3浮顶原油储罐的施工技术工作。刚毕业的向苍义话不多,但工作态度认真,有着满满的干劲。

在师傅不遗余力地指导下,向苍义努力学习储罐施工规范、储罐施工作业指导书、储罐详细设计图纸,经常到现场跟着作业班组实际操作干活,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这为他今后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因发展需要,承担了当时上海LNG接收站2#16.5万m3LNG全容储罐建设工作,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储罐。

“我本来是要去参加一个阿尔及利亚项目建设,但考虑到我在大型立式圆筒形储罐建造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加上业主方代表在以往一项目上对我的工作能力相当认可,公司便安排我参与到上海这个项目。”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向苍义感慨,即便有着扎实的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气顶升技术这方面。

气顶升作业是LNG储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其利用平衡系统、密封系统、动力系统等原理,依靠浮力、提升力将储罐穹顶和铝吊顶从地面用气压顶到高空,相当于完成一次“重量级托举”。

当时,气顶升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傲慢的气顶升总指挥常常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建设单位只能任由外国人摆布,气顶升成为了整个LNG施工中的“卡脖子”工程。

但向苍义不服气。他想,既然公司派他来建设这个项目,不就是想要自己人来学习并掌握这门技术吗?凭着这一口“气”,向苍义毫不犹豫钻研起了气顶升这门技术。

于是,在上海期间,向苍义全身心投入到施工现场。特别是在气顶升施工过程中,他注意观摩,琢磨原理,为了研究透,仅工装图纸就画了100多张,这为今后他主持建设LNG储罐施工技术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上海项目500多天的锤炼,向苍义研究开发、整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LNG储罐施工技术,与此同时,他渴望自己的成果能尽早地运用到实际建设中。

大胆尝试 全面实现LNG项目建造技术国产化

很快,让向苍义“放手一搏”的机会来了。

2009年,为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局面,全面实现国产化,中国石油进行了大连、江苏、唐山LNG接收站项目的建设,以实现“自主设计、自主采办、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目标。

为了这一目标能早日顺利实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对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便设立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课题。

然而,在没有国外公司的介入下,这一课题算得上是陌生的,得靠自身力量“摸爬滚打”。为了全面开发、掌握、升级LNG储罐施工及罐顶气顶升关键技术,拥有上海LNG接收站2#16.5万m3LNG全容储罐建设工作经验和知识成果的向苍义,便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施工现场,在施工中对LNG储罐和LNG项目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改进和优化。他根据浮顶储罐的二次密封装置结构,创造性地发明了LNG储罐罐顶气顶升密封装置;开发风压调控装置,解决了罐内稳压及进风量稳定的问题,使升顶更加安全、平稳、可控。同时,他还开发了气顶升数据分析计算软件,包括:储罐罐顶平衡配重计算分析、罐顶配重钢筋详细计算布置、储罐罐顶外缘与PC墙的间隙计算分析、LNG储罐预气顶升数据同步分析、LNG储罐正式气顶升测量数据同步分析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向苍义的指挥下,大连的LNG接收站项目圆满完成,特别是气顶升作业中,罐顶上升过程有条不紊并平稳就位。向苍义和他的团队也真正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LNG储罐施工成套技术》和《LNG储罐施工工装图集》。

“初战告捷”让向苍义收获了满满的信心,促使他坚定地继续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

经过多个项目的实施,有力证明LNG储罐施工成套技术是成熟、先进、可靠的。在课题验收和技术鉴定时,专家鉴定意见是: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向苍义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全面实现LNG项目建造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贡献了力量。

勇挑重担 发挥技术骨干带头作用

承担完成了中国石油“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关键技术集成研究”项目中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施工技术研究”课题,开发了LNG储罐内罐9Ni钢壁板立缝气体保护自动焊接技术;承担完成了中国寰球公司委托的“LNG储罐用大厚度9Ni钢板焊接技术研发”课题,获得了8项44mm厚度06Ni9钢板的焊接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LNG储罐建造领域国产化技术的空白……近年来,向苍义先后承担完成多个课题,收获丰硕成果,并成为了公司的“技术大拿”。

然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向苍义深知在追求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因此,他很乐意向青年职工传授知识和技艺。

“在工作中他一直给我们灌输一个理念,就是做事要认真,并且每一项工作都要按标准来做。”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君龙长期与向苍义共事,他告诉记者,在技术问题上,不管是谁有疑问,向苍义都会认真答疑解惑。

尤其在向苍义LNG攻关创新团队工作室成立后,向苍义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向苍义LNG攻关创新团队工作室座落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办公大楼,走进工作室,一眼就能看到墙上陈列着满满的创新成果介绍,这些都是向苍义和团队成员一起努力的结果。该工作室于2020年被命名为“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1年被命名为桂林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目前,该工作室已为公司培养LNG专业技术人才超过50人。

“接下来,我会继续带领团队,进行储罐、LNG领域方面的施工技术开发,对自己所掌握的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课件。”向苍义告诉记者,自己将对公司有兴趣参与技术研究的年轻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大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广西工人报记者 农晨迪)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